发财道路千千万,但是你绝对想不到,一个国家靠捡鸟粪居然能成为世界上最富有的国家。大家好,我是寒叔,今天要讲一个有味道的真实故事。
今天的主角是瑙鲁,听过这个国家的朋友可以在弹幕里扣1。瑙鲁是个岛国位于中太平洋、赤道以南约42千米处,陆地面积只有21.1平方千米,相当于上海浦东机场的一半。就陆地面积而言,瑙鲁的确是一个弹丸小国。
但这个小国却拥有32万平方公里的海洋专属经济区,是其陆地面积的15238倍。
瑙鲁人口很少,2024年的统计数据是总人口只有1.3万人,多为密克罗尼西亚人种,英语为官方语言。
瑙鲁宛如世外桃源,长年与世隔绝,1798年英国一艘名为猎手号的船抵达了瑙鲁,这是瑙鲁人第一次见到外面世界来的人。
猎手号的船长叫约翰,他登岛游览了一番,给这个岛命名为快乐岛。英国人逛了一圈后觉得这个岛实在没什么占领价值,就是一些热带水果,岛民以部落形式生活,靠打渔为生,也就没有把这个岛纳入自己的势力范围。
90年后的1888年,德国人来了,把瑙鲁列为马绍尔群岛保护地,瑙鲁也就成了德国的殖民地。
这个时候德国人也还没意识瑙鲁的价值,他们纯属觉得有枣没枣都要打一杆子,反正其他列强没要这块地,我德意志就笑纳了。
1900年。一位英国探险家阿尔伯特·富勒·艾利斯在岛上捡到一块石头,带到悉尼化验后惊呆了。这不是普通的石头,而是含磷量37%以上的高品位磷酸盐矿石。西方人进一步发现,这个岛上80%的地区都是磷酸盐矿。
磷酸盐矿是啥?它是重要的化工材料,是化肥的主要原料,还在医药、食品、国防等领域有着重要的作用,西方人说它是矿石宝藏。
一般来说只要磷含量大于 28% 即为高品位磷矿,而瑙鲁岛上的磷酸盐矿含磷量达37%以上,更重要的是瑙鲁岛上大多是露天矿,资源利用率高、开采成本低、作业安全等诸多优点。
瑙鲁的磷酸盐矿为什么这么丰富呢?瑙鲁地处赤道地区,周围海域广阔,数万年来,长途飞行的海鸟将这里当作歇脚和栖息的驿站,留下了海量的鸟粪。在高温、雨水和海风的共同作用下,这些鸟粪逐渐变成了厚达6-10米的磷酸盐矿
瑙鲁岛上遍地都是这样的鸟粪,瑙鲁一下子就从默默无闻的世外孤岛成了西方人眼中的香饽饽,一批又一批的人跑到岛上来开采。
英国人后悔死了,当初怎么没把这地给占了,现在他们来岛上开矿只能乖乖给德国人交钱了。而德国人则笑眯眯地躺着收钱。
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大英一边在欧洲和德国人打生打死,一边让澳大利亚出兵占领了瑙鲁。
一战结束以后,瑙鲁由英国,澳大利亚和新西兰三家托管,由澳大利亚负责岛上磷矿的开采。澳大利亚和新西兰都是大英小弟,本质上这岛就归大英了。
大英在瑙鲁的安生日子没过几年,日本人又来了,二战期间,日本人赶走了白人,占领了瑙鲁,岛上的磷酸盐矿遭到了日本人疯狂的掠夺式开采。
好不容易战争结束了,瑙鲁又成了白人老爷的地盘。不过这个时候瑙鲁人已经觉醒了,凭什么这泼天的富贵要给你们?这鸟粪明明是列祖列宗给俺们留下的宝藏。随着冷战开始,各个殖民地都开始争取独立,瑙鲁也不例外。
终于在1968年1月31日,瑙鲁成功独立,把磷酸盐矿的控制权给抢了回来。从这一刻开始,瑙鲁的发展就进入了快车道,哦不,何止是快车道,简直就是超音速。
瑙鲁人成立瑙鲁磷酸盐开采公司统一管理资源开采,但他们开采起来比英国人德国人还要狠。瑙鲁人觉得,鸟粪嘛随时随地都有,珍惜个啥。给爷放开了挖。
瑙鲁政府接手的第一年,瑙鲁当年的磷矿开采量就超过了德国人开采30年的总和。从1970年到1980年,瑙鲁年均出口约200万吨磷酸盐矿石,年收入高达1.2亿澳元。对于这个人口仅1万多的岛国来说,这无疑是一笔巨额财富。
在短时间内,瑙鲁一跃成为世界上最富裕的国家之一。1975年瑙鲁人均GDP达到了35700美元,是当年美国人均GDP的4.5倍。
很快,瑙鲁宣布自己是全世界最富裕的国家,人送外号太平洋科威特。一夜暴富的瑙鲁人过上了人人羡慕的神仙生活。
瑙鲁没有任何税收,政府包揽了国民一切生活开销,房子不要钱,家家户户发大别墅,水电全免,医疗教育统统免费。政府从澳大利亚和古巴请来权威医生,常年驻扎在岛上给国民看病。要是想去国外治病,政府还免费送你去澳大利亚。
瑙鲁航空公司购置了多架波音客机,方便居民往返世界各地。几乎每个家庭都能拥有两辆车,街道上豪车随处可见。瑙鲁人基本不工作,开矿那么辛苦,小爷我是一辈子不会干的,统统安排给外劳。
瑙鲁人也不爱读书,虽然读书免费,但是瑙鲁人就是没兴趣。为什么要读书?小爷我锦衣玉食钱几辈子都花不完,读书能干嘛?能吃吗?
瑙鲁人彻底躺平了,不要说开矿了,原来的打渔摘椰子统统不干了,岛上唯一还干活的就是公务员。可这1000多公务员的工作也是相当轻松,想来就来,想几点上班就几点上班。
瑙鲁人过上了极度奢华和享乐的生活。他们尽情享受着财富带来的一切,对豪车和奢侈品的追求达到了狂热的程度。
据说曾经有个瑙鲁人买了一辆法拉利,因为自己太胖进不去,就干脆把车丢在那吃灰。法拉利老板听了估计都要气死。
还有人为了炫富,把20美元的钞票当卫生纸用,美国第7任总统安德鲁・杰克逊都能把棺材板给砸烂了。因为20美元上印的就是他。
瑙鲁国家电视台还开设了多个频道,提供各种丰富多样的娱乐节目。
虽然岛上有高尔夫球场,可瑙鲁人不爱去。
除了买车炫富,瑙鲁人的生活里最重要的就是吃了。以前以面包果、芋头、鱼、海鲜、椰子和香蕉为主的健康饮食,逐渐被进口的各种鱼罐头和加工食品所取代。你没看错,瑙鲁人吃鱼都吃的是鱼罐头,因为没人打渔了。
岛上食品都是从澳大利亚进口,瑙鲁政府有高额补贴,等于不要钱,瑙鲁人每天无所事事,就是放开了吃。
这些高热量、高脂肪、高糖分的食物,加上瑙鲁人无需从事体力劳动,导致肥胖和糖尿病等疾病在岛上迅速蔓延。
据统计,瑙鲁94%的居民超重,72%居民肥胖,超过40%的人口患有2型糖尿病,在肥胖引起的一系列慢性病作用下,很少有人能活到60岁以上,瑙鲁也因此成为全球肥胖率最高的国家,国民平均体重约100公斤。
瑙鲁有个总统曾经号召大家饭后去散步减肥,尽管他本人带头散步,但响应的人没几个。
这肥是一点都减不了的,还有什么比吃喝玩乐更重要的呢?没有,一点都没有。
瑙鲁政府看到没什么用也就不管了,毕竟对他们来说还有更重要的事。他们在世界各地买买买,比如他们在墨尔本最繁华地段盖了高达52层的瑙鲁大厦,可以让当时瑙鲁全国人民都住进去,也成了当时墨尔本第一高楼。他们还在欧美各国到处买酒店
瑙鲁还在80年代末带着巨额资金来到亚洲,分别投资了日本的房市和台湾股市。这结果相信各位观众老爷已经很清楚了。
就这样,瑙鲁日复一日的折腾终于成功地把原来超过10亿美元的瑙鲁信托基金给干到了3000万美金。
更要命的是,但由于长年无节制的过度开采,尤其是在20世纪七八十年代每年高达200万吨的高强度开采,使得瑙鲁的矿产储量迅速下降。到了90年代,开采量大幅下滑,2002年仅有20万吨,2004年更是降至4万吨。
矿产资源减少,收入大幅缩水时,政府却无法继续支撑这些高福利开销。到了90年代,瑙鲁的财政赤字已高达 2.5亿美元。
1995年,瑙鲁银行崩溃,瑙鲁政府陷入严重的财政危机。1995/1996财年,瑙鲁政府收入2340万美元,支出6480万美元
为了还债,瑙鲁政府不得不一个个把当年买的资产给卖了。2004年瑙鲁大厦被债主收走,到了2005年卖无可卖的瑙鲁彻底崩溃了,想捡回老祖宗的渔业和农业也是和痴人说梦一样。
更重要的是国民基本都不读书,还一个个都是大胖子,去国外打工都没人要。
为了维持表面的繁荣和财政运转,瑙鲁政府甚至走上了一条错误的道路,容忍洗钱等非法活动。这使得瑙鲁在一段时间内成为了全球臭名昭著的避税天堂和洗钱圣地,什么俄罗斯黑帮、意大利黑手党、南美毒枭都在瑙鲁有自己的银行。
瑙鲁的魔幻操作还不至于此,他们连外交护照都可以卖,只要花上几万美元就可以买到一本瑙鲁的外交护照,外交护照可以有不少外交豁免权,这项德政让各国恐怖分子喜大普奔。
这还不算,瑙鲁还从澳大利亚每年接收不收难民,而澳大利亚每年付给瑙鲁1.3亿奥元;瑙鲁还发现另外一条更简单的生财之路,它四处收钱去承认一些没人承认的政权。比如承认西撒哈拉,从换阿尔及利亚拿到每年1千万美元的好处;支持科索沃独立,从美国欧盟拿了不少援助;俄罗斯给瑙鲁5000万美元,他立马承认南奥塞提和阿布哈兹。
瑙鲁除了想这些歪点子,还想起来向当年的白人老爷们索赔。
1994年,瑙鲁向国际法院起诉英国磷酸盐委员会在1920年至1968年期间挖掘磷酸盐时毁坏耕地、破坏环境,获得澳大利亚赔偿1.07亿澳元,在二十年内逐年偿付。
就靠着这样四处卖卖卖,瑙鲁还是撑了下来,但曾经世界第一富裕的好日子是再也回不去了,曾经依靠鸟粪实现一夜暴富的奇迹已然破灭,曾经繁华的街道上,豪车逐渐变得破旧,基础设施因为缺乏资金维护而日益老化;
磷酸盐矿的过度开采,使得全国80%的土地荒芜,可耕种的土地少之又少,生态环境遭到了无法挽回的破坏。
气候变化带来的影响也日益严重,不仅影响当地仅有的粮食生产,造成干旱、水资源匮乏,还导致沿海土地被淹没。整个国家陷入了深深的困境之中。
我是寒叔,每期讲一个奇葩故事,感谢各位观众老爷的点赞收藏关注,我们下期再见。
宝尚配资-网上配资炒股平台-十大股票配资平台排名-个人配资网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